佛山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概况
单位性质
佛山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是以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为主体的公益型科研事业单位。
历史变迁概况
佛山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成立于 1960 年 8 月,前身是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所佛山分所,组建地点博罗县罗浮山林场,由于行政区域体制的变动,曾“换了五个阵地搬了四次家”。 1963 年 3 月从博罗迁至中山, 1965 年3 月由中山搬到南海大沥仙溪村, 1969 年又从仙溪迁至开平水井原佛山地区林校, 1974 年才搬至现址稳定下来,并于 1984 年改名为“佛山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机构设置
以佛山市林科所为主体,广东省(佛山)林业区域性试验中心、佛山市园林研究所以其为依托而设立,实行一套人马、三块牌子。内设所长(主任)室、副所长(副主任)室、党政办(产业办)、科研办、推广办、财务室,科研办下设城市林业研究室、园林研究室、林业生态研究室;辅助机构有科技资料室、实验室和仓库等。
单位简介
佛山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是以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为主体的公益型科研事业单位,挂广东省(佛山)林业区域性试验中心、佛山市园林研究所两个牌子。该所成立于 1960 年 8 月,位于北纬 23 ° 06 ′、东经 113 ° 00 ′,地处珠三角腹地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兴业路,西南与小塘城区相连,东北与狮山科技工业园C区相邻,面积 860 亩。
全所现有职员 34 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3 人、中级职称的 9人、初级职称的 3 人;技师 1 人、高级技工 13 人、中级技工 4 人、初级技工 1人。
四十多年以来,该所秉承“求真、务实、创新、发展”的科学精神,坚持科研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必须与时代特点、区域特色和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紧密联系的原则,系统地开展了林业综合性科研和技术开发工作。在引种栽培、林木育种、营林技术、城市林业、林业生态、园林等多个研究领域,不同时期有所侧重地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技术开发:
20世纪七十年代,主要进行国外松的引种栽培及其种子园营建技术研究、珠三角农田林网相关研究及推广应用工作。八十年代,侧重于茶花多色品种嫁接技术、茶花园营建技术、湿地松和相思类树种引种栽培技术研究及推广应用,湿地松 1.5 代种子园营建技术研究。九十年代,主要进行日本大岛樱引种栽培、快繁及其加工技术研究,并进行规模技术开发;进行湿地松×加勒比松(本种、变种)杂交育种研究。本世纪初以来,研究主攻方向逐步转移到城市林业领域,茶花项目的深化研究,园林规划设计,林业生态工程技术、监测评估体系及技术等方面,并进行了相关研究成果的推广工作。
目前,所内已经建立了“湿地松种质资源库”、“加勒林松种质资源库”、“茶花种质资源库”、城市林业营建模式示范林及城市林业林木培育基地。本所曾获国家级先进集体奖 1 项并出席了全国科学大会,本所先后评为林业工作先进集体、佛山市市绿化先进单位、全省林业科技工作先进集体、广东省林业系统创建文明行业先进单位等;本所的科研推广项目先后获得国家三等奖一项,省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2 项,三等奖 4 项,市级一等奖 1 项,市级二等奖 4 项,三等奖 7 项。发表论文近70篇,在省级以上专业科技杂志或论文集发表50余篇。